立秋:阳消阴长,滋阴润燥(节气与健康)

新闻探索 2025-09-14 23:58:46 3

  更多精彩扫码观看

  本报北京电(记者王美华)今年8月7日是立秋立秋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倩倩介绍,阳消阴长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滋阴资讯前沿开端,它标志着自然界阳气渐收、润燥阴气渐长的节气健康转折。立秋后,立秋昼夜温差增大,阳消阴长空气湿度下降,滋阴“秋燥”成为主要致病邪气。润燥资讯前沿燥邪最易伤及肺系,节气健康养生关键在于养阴润燥、立秋敛阳护肺。阳消阴长

  立秋时节,滋阴随着“阳消阴长”的润燥气候特征愈发明显,人体容易出现干咳少痰、节气健康鼻咽干燥、皮肤皲裂等不适。李倩倩提醒,此时若养护不当,肺系功能易受影响,还可能因夏季贪凉留下的脾胃虚寒问题,引发腹泻腹痛等状况。同时,立秋也是顺应“秋收”之气、调整身心状态的重要节点,合理安排饮食起居,有助于提升秋季身体抵抗力。

  立秋如何做好养生?“起居上要遵循《黄帝内经》的‘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原则,顺应秋收之气。”李倩倩建议,可在亥时(21—23点)就寝,卯时(5—7点)起床,规律的睡眠节律能增强身体抵抗燥邪的能力;饮食上宜滋阴润燥,日常可多吃秋梨、百合、山药、杏仁等食材,它们分别有生津润燥、养阴清心、补肺脾肾、润肠通便的作用。同时要注意慎食生姜、花椒等辛温发散之品,以免耗伤津液;减少烤炸食物的摄入,防止助燥生热。立秋后,燥邪犯肺者可饮用玄麦甘桔饮(玄参10克、麦冬10克、桔梗6克),或在肺俞穴敷贴含麦冬、沙参的养阴润肺膏;脾胃虚寒者可尝试隔姜灸神阙穴,可配合茯苓山药粥(茯苓15克、山药30克、粳米50克)食疗调理。

  运动与情志调节同样不可忽视。李倩倩表示,可练习中医呼吸吐纳功法六字诀中的“呬”字诀,晨起面向西方练习,配合扩胸运动以宣发肺气;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导引术也很适合,运动强度以“形劳而不倦”为度。情绪上,秋季易生愁思,可通过正念冥想调节,避免不良情绪伤及肺志。此外,“秋冻”需遵循渐进性原则,气温高于15摄氏度时缓慢减衣,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8摄氏度需及时添衣,同时重点保护大椎穴(第七颈椎)、神阙穴(肚脐)、涌泉穴(足底),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注意颈部保暖,避免血压波动。

(责编:孙红丽、李楠桦)
本文地址:http://news.jkzaixian.com/news/851b129913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外交部驻澳公署发言人:坚决反对欧盟干预澳门事务

“赏花游”推动文旅市场“一路繁花” “春日经济”释放新活力

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突破11万列

中国有数|中国医药产业开启“加速跑”

江苏阳澄湖镇:解题砺尖兵 比拼练技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