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东通道”提质改造 新建绥芬河隧道正式贯通
东北网5月28日讯(张学鹏 记者 葛金鑫)5月28日上午,东通道在黑龙江省滨绥铁路绥芬河至国境线提质改造工程新建绥芬河隧道内,中欧随着挖掘机将最后1米岩壁钻通,班列时事快报标志着中欧班列“东通道”交通咽喉——绥芬河隧道全线贯通。提质通

滨绥铁路连接哈尔滨市和中俄边境城市绥芬河市,改造距今有百年历史。新建绥芬河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绥芬式贯是河隧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铁路运输通道,是道正时事快报我国中欧班列“东通道”重要口岸。近年来,东通道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口岸优势,中欧提高通关和运输效率,班列今年以来,提质通绥芬河站进出口运量达358.1万吨,改造同比增长9 %。新建中欧班列通行149列6942标箱,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为提高口岸运输能力,2024年5月,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开展滨绥铁路绥芬河至国境线提质改造工程,改造线路小曲线半径,优化了现有线路平面条件,改造后列车运行时速由55公里提升至120公里,线路通过能力提升一倍以上。
改造工程包括一隧道、三桥梁、六路基。其中,绥芬河隧道全长602米,是该工程的重点控制性项目,出口距国境线直线距离不足400米,被称为“北疆国门第一隧道”,也是我国唯一的新建“套轨”隧道,可以满足中俄两国列车在同一线路上通行。
由于地处我国严寒地区,有效施工期仅为6-7个月,沿线为季节性冻土区,最大冻深达2.29米,部分地段山坡陡峭,施工受气候和地形条件影响大。负责工程设计的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对既有线路进行了“直线改造”,在隧道内设计了完整排水系统,增加了防冻胀与保温性设计,并预留了增建新线路的条件,消除了既有百年隧道的病害对该段线路的运输行车安全隐患。
负责施工的中铁六局集团优化施工组织,发挥专业能力,充分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机械化施工手段,执行“短进尺、弱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引入砼湿喷机械手、二衬智能台车、水沟电缆槽台车、仰拱液压栈桥等设备,施工效率提高了12%;同时,工程施工引入“智能化”平台,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展智慧隧道建设,投用隧道监控量测模块,确保隧道开挖断面监测实时可见、可控,保证施工安全;并在平台上运用了环保仪器,实时监测能耗与排放,减少扬尘污染。
据了解,滨绥铁路绥芬河至国境线段改造工程将于年内竣工,投用后,将进一步提升跨境运输能力,增强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
责任编辑:邱浩本文地址:http://news.jkzaixian.com/news/711d209926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